位置:首页>>资讯 > 汽车市场

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皮卡为何始终不瘟不火呢?

发布时间:2021-06-25

       国内汽车市场已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,年均产销量总能超过2000万辆;汽车保有量也即将成为全球第一,轿车、SUV甚至MPV阵营的表现都非常抢眼,那么皮卡的表现又如何呢?


       2021年截至五月的皮卡总销量达到了23.2万辆,同比增长55%,增幅远超乘用车和其他货车;即便在芯片缺口接近20%的前提下,最近一期的销量也实现了同比3.3%的增长。不过皮卡的销量基数相比轿车和SUV还是要低了不少,究竟是什么原因没能让皮卡像在北美车市一样风靡呢?主客观因素各有一点。

客观因素-车型定义


      「PICKUP-皮卡」是一种轻型货车,货车则有各种用车限制;比如15年强制报废,当然乘用车用到相当的节点也只剩下一点点的残值,所以重要的因素还是频率过高的年检。

       1-10年 每年检测一次

       11-15年 每年检测两次

      汽车年检的费用虽然不是多高,但每次检测都有些“虐心”;因为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工况逐渐变差的问题,不论是内燃机、变速箱、排气系统还是灯光,在工况变差之后都有可能出现无法通过年检的情况。所以高频率的年检总是要不停的修车,这就有些头疼了……重点是有些问题实际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,年检的频率可以适当降低一些,预计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变化。


回顾:近四年关于皮卡的规则有了很多调整。

       2018年取消黏贴放光条和喷涂放大号2019年取消双证要求2020年加速皮卡进城限制的解除到2021年开始,600余个城市将要陆续解除皮卡的限行似。

       加速皮卡“转型乘用车”在一步步的进行中,而自从2019年取消双证,并规定任何机构都不能以皮卡无证运输为理由进行处罚之后,皮卡销量的增幅可以说是非常理想;皮卡的价格并不比一般乘用车型低,创造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,所以推动皮卡的热销对刺激车市很有必要性。所以也才会有后期的加速限行解除,销量进一步的增长则预示了年检规律变化的可能性,只要皮卡不用频繁的年检,市场就会真正的打开。


唯一纠结的问题:皮卡是转型乘用车好,还是保留货车定义缩减检测频率好呢?

       只要年检频率相同的话,也许大部分没有真正使用过皮卡和货车的汽车爱好者,都期望皮卡能成为乘用车(载客车);因为七座以下的乘用车可以在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,皮卡最多是五座,转型之后自然会有优势。

       但真正用过皮卡的话,也许还是希望皮卡保留货车的定义;因为双轴货车的通行费按照质量计算,费用实际是远低于乘用车的。为了几个必然拥堵的节假日能免费通行,提高日常用车的皮卡高速通行成本,这是有些“丢西瓜捡芝麻”的哦。所以只要皮卡能以6年内免检、6/8/10年各检测一次,11-15年每年检测的标准用车,皮卡未来的市占率可能会和轿车、SUV实现三足鼎立之势。

主观因素-油耗过高

       皮卡与各类货车和越野车的车身结构相同,也就是「非承载式」结构,在普通轿车和SUV的承载式车架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独立底盘;这样的车身会有很高的整备质量,重车就得用大排量发动机,大排量发动机的耗油量就会很高。

       皮卡的平均油耗难以找到实际标准能低于10L/100km的,柴油车相对低一些;在拥堵道路行驶时,驾驶风格温和一些也会达到15L/100km左右,驾驶风格激烈一些的话——超过20L/100km挺轻松,实车多个品牌的2.0T汽油动力皮卡都在这个范围内。个人就非常喜欢皮卡,关注这种车型具体到型号、动力、结构等等具体参数也有十多年了,然而现在不会再考虑皮卡,尤其是使用过新能源汽车之后,用车成本反差太大了。

       综上所述,皮卡解除限行有效推动了销量的增长,如果调整年检频率的话,销量应当会迎来下一个“井喷式”的增长;但市场体量还是会远小于普通乘用车型,毕竟耗油量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

       但是,如果混合动力技术(PHEV/REEV)应用于皮卡,那么皮卡的用车成本会低至与目前紧凑级SUV相当,日常代步用电驱可以比紧凑级SUV下降5~10倍;此时就不用再考虑用车成本的问题了,剩下的车身尺寸大(不便于停车)等等理由会瞬间不成立,因为这都是为不选择高油耗皮卡而安慰自己的理由……一旦皮卡实现了混动化,综合年检频率的调整,预计2022年的皮卡只需要半年甚至一个季度就能破百万,拭目以待吧。



 

首页 |中车友|培训|师资|学习|服务|资讯|科技|联系我们|开班计划

中车友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官方京ICP备13051941号